搜索
查看 379 回复 0

【诗书画里见真章】“碰瓷”的中国花鸟画是怎样“炼成”的?

111

主题

0

回帖

78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86
发表于 2025-1-2 20:03:00|来自:北京朝阳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李举涛 杨颜铭 摄影报道

以瓷板为纸,以花草为墨,将中国传统花鸟画艺术的精髓注入其中,便可得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创新之作。8月21日,第三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书画传习工坊展现场,这一别出心裁的创作,引得众人啧啧称奇。

以瓷为媒

中国花鸟画焕发新活力

当天,第三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之书画传习工坊展暨书画集市正式启动。在“烟染丹青”花鸟画传习工作坊,以瓷板、素胚、拓印为主的花鸟画作品美轮美奂,工坊正中,一幅融入瓷、石膏、花草实物、国画技艺等元素的精品力作引发围观。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品均由宜宾市叙州区僰道学校的小学生们创作。

据该校老师严惠介绍,将中国传统花鸟画艺术融于瓷源于七八年前学校书画社团的一次突发奇想:“青花瓷可以是花鸟画,我们为啥不创新一下,将同学们的画作也融入瓷中?”

严惠首先想到了景德镇的成品陶瓷。可一问价格,便被劝退了。“我们的经费有限,根本支撑不了。”最终,学校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素胚。



工坊展出的精美作品

然而,材料买回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素胚光泽度不够,做出来的作品看起来有些粗糙。”严惠说,为了尽可能接近烧制后的陶瓷效果,他们加过清漆、胶水等各种“调料”,甚至动用过ab胶,但都失败了。社团没有放弃,继续反复尝试,最后选用了仿瓷材料,取得良好成效。

与瓷“对话”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该工坊展区,几个孩子聚拢一起,乐此不疲地进行着创作。“我觉得,在素胚和拓印材料上作画比在纸上作画更有趣,体验感也更强。”即将上小学六年级的郭鑫愉告诉记者,自从三年级加入到社团,她便对中国画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也为课余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

从花草、树枝,到动物、动漫……近年来,宜宾市叙州区僰道学校的同学们将对中国画的理解与感悟注入一块小小的瓷板、素胚、石膏当中,创作了大量别具一格的花鸟画作品。作为社团负责人,严惠还将社团取名“瓷语”,让孩子们以瓷为媒,与瓷“对话”,体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孩子们正专心创作

以“瓷语”为主线,学校精心打造了中国花鸟画传习工作坊——烟染丹青,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特色教育,通过传承、创新、创作,增强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培养审美观和鉴赏能力,提升艺术表现力。



一名小学生正在工坊专心创作

“对于这种创新创作,孩子们的兴趣超高。全校500多名学生,就有100多人是我们的社员。”严惠自豪地告诉记者,如今,“瓷语”社团发展成为全校最火的社团,将带领更多同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本文来自【四川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