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10 回复 0

《大道至简》专场拍品鉴赏之—清康熙洒蓝釉描金开光博古图大笔筒

111

主题

0

回帖

78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86
发表于 2023-12-16 22:10:5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11日晚上20:30,我将在中国嘉德30周年首次推出《大道至简——自得堂藏康雍乾单色釉瓷器》专场。

自十五年前从中国嘉德的拍场上入藏一件康熙御窑黄釉瓷器开始,我便与中国嘉德结下“嘉缘”,开启了颜色釉收藏之路。



自得堂主人冯玮瑜

自得堂是著名收藏家我的堂号,自进入瓷器收藏领域开始,就确立了以明清御窑单色釉瓷器为自得堂的收藏体系,以行业内权威专家、著名古董商作为入藏顾问,指导收藏。经过十多年来不懈努力,已形成了自得堂收藏的特点和规模,并多次受邀到国内外公私专业机构举办藏品展览,广受业内好评,作为国内瓷器收藏界的翘楚,备受同行赞誉。



2023年春拍,恰逢中国嘉德三十周年庆典之际,我从悉心收藏的各式单色釉藏品中,甄选出十五件盛清三代的单色釉藏品组成专场,与中国嘉德共襄盛事,作为“嘉缘”的美好见证。

清康熙洒蓝釉描金开光博古图大笔筒



来源:

巴黎Drouot,1978年11月15日,lot1771

伦敦苏富比,2017年11月10日,lot465

著录:

《五色祥云—自得堂藏宋元明清单色釉瓷器》,广东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编,岭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第108、109页

展览:

《五色祥云—自得堂藏宋元明清单色釉瓷器特展》,广东省博物馆,2018年7月28日-8月26日,编号12



洒蓝釉创烧于明宣德年间,其后断绝,清代康熙时期又再次出现,因釉面犹如洒落的蓝水滴而得名,又因蓝色釉面上因吹釉导致流露出斑驳白釉似雪花飘洒在蓝色的水面,故也称“雪花蓝”。有清一代,洒蓝釉作品多施金彩描绘纹饰以更显示其珍稀华贵,其中尤以笔筒最为出名,

本品即为其一。笔筒口底相若,通身施洒蓝釉,玉璧形底。于蓝色釉面上以金彩描绘博古纹,瓶花、宝鼎、书卷等博古纹饰。博古纹指北宋大观年间,宋徽宗命大臣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修成《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后人便将绘有瓷、铜、玉、石等古代器物的图画,叫做“博古图”,时以花卉、果品等点缀,又将其运用在瓷器、漆器、掐丝珐琅等各式古器中作为纹样。康熙时期的洒蓝釉描金笔筒一般以山水人物、瑞兽作为纹样装饰,如上海博物馆藏清康熙洒蓝釉描金开光山水笔筒。



本品则以崇尚儒雅之意的博古纹与文人书房必备之器笔筒相结合,更突显文人博古通今之气韵。特别是金彩由于年久,易磨损,本品历经300多年,主体纹饰金彩保存尚好,实属不易,值得珍惜。

洒蓝釉是明代宣德年间创烧的一种色釉品种,其制作工艺是在已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钴蓝釉汁,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再入窑高温烧制而成。笔筒上所余的白釉地仿佛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如蓝地融雪,釉面浓淡不一,故称为“洒蓝”或“雪花蓝”。宣德之后,洒蓝釉停烧了,一直到清代康熙时期,洒蓝釉才又恢复烧造。洒蓝釉富于变化,在变化之中又不失沉稳和内敛,是名贵的单色釉品种。



《五色祥云—自得堂藏宋元明清单色釉瓷器特展》现场





这只康熙洒蓝釉笔筒,造型端庄敦实,描画“博古图”的金彩光华四射。


“博古图”的图案多为古器物,如古瓶、古铜器、书画、琴棋,再配加一些吉祥图案,有博古通今、崇尚儒雅之意,寓意学问博大,不同凡俗。

康熙前期,由于天下初定,康熙皇帝注意缓和民族矛盾,努力调和满族与汉、蒙、藏等族的关系,尊崇儒学,提倡汉学,多次开博学鸿儒科以笼络汉族士大夫,创建了南书房制度,编辑出版《康熙字典》等图书,为康雍乾三代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顺治时期官窑器物没有博古纹饰的出现,博古纹饰在康熙时期才广为盛行,这是由于康熙皇帝尚武崇文,鼓励世人读书致仕,他本人也身体力行,勤勉为学。因此康熙一朝文事颇盛,各类文房用具与读书致仕相关的主题纹饰也大为流行,所以具有学问博大寓意的博古纹饰成为官窑瓷绘的装饰题材之一。这只洒蓝釉笔筒以及笔筒上的描金博古图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的反映。



笔筒上的描金纹饰彰显富贵气派,虽有部分脱落,但博古图纹饰依旧清晰,因为金彩较易脱落,而康熙距今已经三百多年,笔筒上的金彩图案大部分能保存至今,已较为难得。即使描金图案的部分被岁月消磨掉了,我们依然不难想象它昔日的奢华和珍贵。

雪拥蓝关,云横秦岭,天地相衔;博古描金,文人雅趣,光华璀璨。笔筒不言,于时光中得逸趣,生清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